产品中心

重庆理工大学彭东林:首创中国时栅传感器技术 古稀之年仍潜心科研

来源:mile米乐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06 10:15:28

 

  彭东林,教授,工学博士。原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市首批学术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项目获得2005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获第10届中国专利金奖,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首创中国时栅传感器技术列入大学统编教材、古稀之年依然潜心科研、为国家科研事业奋斗终身...…

  5月23日,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理工大学,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在参观走访中,纷纷被彭东林教授身上的标签吸引。

  据悉,身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重庆市“两江学者”,彭东林坚守科研岗位40年,毕生从事精密仪器的研究和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研发。他率先提出“用时间测量空间”的思想,是“时栅传感技术”的开创者,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测量技术的垄断。如今虽已迈入古稀之年,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迈向了新的征程。

  彭东林对科研的痴迷,与其父母都是科技工作人员不无关系。上小学时,他就曾一度“辉煌”。1960年5月8日的《重庆日报》还刊登过他带领同学开展无线电活动的消息,他也曾因此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少先队员”。彭东林那时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但是当读到初一的时候,他就因“文革”停止了学业。

  初中辍学后,彭东林当了3年知青,6年工人,一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他幸运地考入重庆大学电机系。攻读硕士学位时,他又有幸师从曾获得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张光辉教授,导师建议他将精密仪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做科研是很苦的。我经常给团队的年轻人说,我们这个团队在学校中属于‘尖刀班’、‘特种兵’、‘敢死队’,到了团队就是要加班,就是要玩命干,即使是寒暑假,也要不停地干,到了这里就要有压力感、紧迫感、使命感。”

  彭东林回忆自己刚毕业留校成为一名青年老师时,科研条件还很艰苦。有一次做实验,他要经过很长一段上坡路把沉重的板车拉到实验室,他拉了一路,汗水也滴了一路。

  在机床上做实验,要自己去换挂轮,挂轮一个一个地装在机床上面,然后换一个挂轮又要扒下来,要求对得非常准,每一个又拧得非常紧。齿轮的表面像刀刃一样,装卸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那时是夏天,两个手掌和光着的膀子上全部敷满了机油,即使被蚊子叮咬得奇痒难耐也不能去拍,否则就会蘸得满脸、满身都是油,他只能对着手臂狠狠吹气,让讨厌的蚊虫粘在手臂上。

  很多人说做科研就是一场修行,非常孤独和艰苦,对此,彭东林并不否认,但在他看来,苦中也不乏收获的快乐。在彭东林带领下,20多人的团队中,先后有13人获得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人生中有两个18年,第一个18年是在重庆大学,第二个18年就是在重庆理工大学。”这是他在2018年全校大会上的发言。

  早在1996年,彭东林就创造性提出“时栅传感理论”,迅速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说这是忽悠,也有的人觉得这是概念的创新。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于保护创新的根本原则,将这一项目作为“非共识项目”批准立项。

  2000年,彭东林在同门师弟、时任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前身)副校长石晓辉的引荐下,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加盟重庆理工大学,这在当时,曾引起学术圈的一阵议论。彭东林则认为“对自己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回首与重理工的缘分,彭东林的话语洋溢着庆幸与感恩。“学校为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事实上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现在看来,如果当初没有来到这里,我的很多想法可能没办法实现,工作也可能没办法落实。”

  2004年,彭东林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多年完成的“时空坐标转换方法与时栅位移传感器”项目,经国家法定权威检验测试机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精度达到0.8角秒,超过进口光栅的精度水平。从此,在国外科学家发明的光栅、磁栅、容栅、电栅、球栅等之外,有了一种由中国人发明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原理的位移传感器――时栅。它彻底摒弃了国外各种传感器的精密刻划工艺,而改由时间脉冲构成测量基准。当时它与光栅测量精度相当,成本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20 多年来,这项成果已发展成为一项我国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自主核心关键技术,已在民用、军用领域获得大量成功应用,技术成熟度逐步的提升,相继获得 2008 年第 10 届中国专利金奖,2010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中国科协主编的《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一段评语是“重庆工学院彭东林发明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是近年来精密测量领域少见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对传统栅式位移传感器的重大突破”。时栅传感器已相继被编入三部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成为中国大学统编教材中介绍的第一种由中国人发明、命名的传感器。

  在科研的道路上,彭东林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立地,就是要将成果用于实际,解决工业中的问题。在2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彭东林的团队从满足生产实际出发,在做出新型传感器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出机床、蜗轮等衍生产品,研发方向不断延伸。

  2021年,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下,彭东林教授团队突破了超精密蜗轮母机、蜗轮副制造成套新技术,成功研制出高精度蜗轮母机和双面同时达到1级精度的超精密蜗轮副,彻底打破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国内蜗轮副3级精度最高记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难度大、技术创新性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超高精度蜗轮副、蜗轮母机和嵌入式测量技术居国际前列地位”。

  如今,虽已迈入古稀之年,彭东林对于科技攻关的坚定信念,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初心使命,驱使他即使在疫情期间,科研步伐也不曾停歇。

  去年11月以来的那轮疫情复杂而严峻,但这阻挡不了彭东林对科研的执着,他毅然向学校提出进校申请,克服生活上的诸多困难,与小组成员坚守在实验室,推进项目研究。白天,实验室里有他潜心科研、指导学生的忙碌身影,夜晚的台灯下,他仍然在读文献、找思路,珍惜在校的每一分钟,甚至70岁生日也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以前每到夜晚,实验室都是大门紧锁,我只好翻窗户进出,有一次还崴过脚。”“怎么不叫学校给你留个门?”记者追问道。“学校也是为了精密设备的安全嘛。不过现在已经调整了,我不用再翻窗户了!”彭东林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