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在江苏的乡间地头,新农机驰骋、新品种落地、新农艺见效……新质生产力赋能“春耕新画卷”,江苏田间满满“科技范”。这个春天,我们向新出发,追新而行。
春耕农忙时节,在盱眙县鲍集镇永润“无人化”农场的田野里,不见农机手,只见一辆无人驾驶农机平稳前行,自主调头、旋耕等无人化操作都“难不倒”它。
“今年春耕期间,在江苏北斗联合盱眙县农机推广站打造的示范无人农场,我们用上了智慧农机来协助播种、开沟、覆膜、起垄等各种农业作业环节。”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涛告诉记者。
自2020年“入局”无人农机,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北斗农机”)研发的智能农机已能实现地头转弯、高精度直行、自主抬升和下落机具等“复杂”动作,覆盖粮食的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省内,江苏北斗农机已在张家港、南京、盱眙、盐城建立了4个无人农场示范应用基地。
“规划好路线后,农机就能依规定的速度无人驾驶,轨迹跟踪平均误差在2.5厘米之内。”何涛指出,相比传统农机,在保持产量的基础上,运用无人农机的基地实现了亩均减药20%、减肥10%以上。
运用无人农机后,驾驶员可以从单调重复、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驾驶员只需将农机开到田里,然后便可以离开农机,利用手机进行农机的远程启动,做好作业监管工作即可。何涛介绍:“这样一来提高了农场或农户的作业效率,延长作业时间,提高机车的使用率;二来降低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工作强度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近年来,安装有北斗系统的自动化农机逐渐普及,应用在多个现代农业领域,成为智慧农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江苏北斗农机与六合农业农村局合作建成的六合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管理平台上,全区超过1000台套具备北斗农机作业智能终端的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农机,在作业监管平台上“驶”出智能轨迹。平台还拓展了在线发布需求、承接业务等功能,架起生产主体、农机手、服务主体联络的桥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农机手找不到农活”“农活找不到农机”局面。
目前,江苏北斗农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区、市),服务农机设备20万余台套,累计监管作业面积数十亿亩,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全年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销量中,江苏北斗排名第一。
在何涛看来,农业全面生产智能化和精准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随着深化‘北斗+农业’领域的应用,北斗智能导航设备也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各地、各农业产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一起探寻现代化农业种植的新思路。”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肥沃试验田里,是国家果树种质桃草莓圃的所在地。3月25日一早,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鲜食桃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江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沈志军骑着电动车到试验田开展田间管理工作。
春雨后的田地变得湿软,换上胶鞋,沈志军翻开桃树的叶子查看蚜虫的生长情况。“初春时节,蚜虫爱躲在桃叶后面吸取果实的汁液,如果不及时去除,结果时桃子表皮有斑点,影响卖相!”沈志军介绍,他查看的桃树是团队正在研发的新品种——“早醒1号”。
新品种新在哪?“顾名思义,‘早醒’就是该品种的桃树开花较早,结果也较早,其特点在于其低需能量。”沈志军进一步解释说,低需能量就是指桃树对成长所需要的能量较低。“高需能量桃树品种需要在气温较冷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结果,国家号召果树要上山上坡向南生长,但南方温度比较高,这就需要培育低需能量的桃树品种。”沈志军表示,目前“早醒1号”已确定进入品种权公示阶段,未来将满足云南、广西等地对桃树的发展需求。
气温回暖,在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实验塘里,当地特有的品种白壳螺蛳逐渐活跃起来。“等再过几天温度再高一点,我们要把这些白壳螺蛳作为亲本放入稻田中进行繁殖。”学院的隋延鸣老师告诉记者。
早春三月,记者行走在扬州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园区里,不见以往春耕时灌溉施肥的忙碌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农户王立祥正坐在控制大厅里看着屏幕。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未来降水……一排排数据闪耀间,他正一键精准控制着农田的“营养套餐”。
“现在,我们已不再单纯‘靠天吃饭’啦!农田水肥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还可以超前预知,灌溉施肥都很有数!”王立祥笑着说道。这得益于农田里的一体式智慧泵站灌溉系统。
“在以前,农户们往往都是靠着土壤湿度、植物长势、天气变化等决定灌多少水、何时灌水,在施肥时也总觉得肥多一点庄稼长得旺,不懂得控制施肥量。运用泵站灌溉系统后,大家仿佛有了种植‘智囊团’。”扬州大学现代农村水利研究院院长程吉林说。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扬州大学水利学院就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套一体机柜泵房、集创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智慧灌溉平台等智能灌溉系统。近年来,产品一直在升级改造。
“技术在发展,再新的产品都要迭代出新!”扬州大学水利学院一体式智慧泵站灌溉系统项目负责人孙晓曼和记者说。记者在田里看到,地上放置着不少“小插件”,从里面伸出电线埋入地里。
“这就是我们农田灌溉的‘千里眼’!”孙晓曼说,各类传感器,可感知不同数据,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关键指标。
“传感器的作用只是采集数据,技术核心在于利用智慧控制终端对采集到的大数据做多元化的分析与决策。”扬州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副教授程浩淼补充说道。程浩淼打开手机,给记者展示了一张张图表。“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交由控制后台智能决策,并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作物生长需求精准数据化调控。最终,‘智慧大脑’将根据农作物阶段、土壤特质和未来气象等大数据建立实时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实时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从天上地下,全过程动态反馈、修正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我们可以为每一块田乃至每一片作物提供私人定制的管理服务。”孙晓曼举例说道,系统能够监测小麦的叶片颜色、大小、纹理,乃至植株的高度、倾斜度,提供最佳施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