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丝路昆仑——新疆文物精品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地处昆仑山北部的新疆,自古以来便是多元文明荟萃之地,各民族扎根中华文明膏壤,发明晰绚烂多姿的前史背景和文明,遗存了源源不绝的文明遗产,孕育了奥秘而浪漫的西域传奇。
此次展览由天津博物馆与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联袂推出。展览分“丝路序幕”“丝路华响”“丝路梵音”三个部分,文物类型丰厚,包含青铜器、彩陶、金器、毛织物、文书、释教岩画、日子用具等,共展出文物精品136件(套),其间一级文物20件(套)。这些宝贵的文物和文明遗产满载着前史镌刻的奥秘与沧桑,叙述着各民族往来沟通交融故事。
早在先秦时期,华夏与西域就有着紧密联系。公元前2000年起,新疆开端步入青铜年代,公元前1000年前后,新疆进入前期铁器年代。这一时期的考古开掘和研讨标明:新有的社会文明风俗中,既有西域本乡的特色,又有周边风俗的影响。
彩陶之路与青铜之路相向而行,草原文明和绿地文明交相辉映。跟着不同族群间的迁徙会聚、沟通交融,不同地域的人员往来与文明沟通促进了生产技能的传达和开展,成为推进一致多民族国家构成和开展的首要的要素,吹响了丝绸之路的序幕。
汉唐盛世,丝路疏通。跟着汉唐大一统格式的构成,新疆前史进入了一致多民族国家开展的光辉时期,为新疆留下了多元而艳丽的珍宝。考古发现的汉唐文明遗址遗存很多,展现了这一时期新疆在军政准则、商贸活动、文明沟通方面丰盛的效果。
以楼兰区域为代表的塔里木盆地汉晋时期墓葬,因地域、年代的不同,具有各自显着的特色。东汉至魏晋时期,墓葬从多人葬改变成为单人葬,一个墓室葬一人,最多不超越三人,墓葬趋于小型化,广泛运用木棺作为葬具。木棺形制既有独木棺,也有箱式木棺。箱式木棺又有四足、翻盖等不同款式,外壁彩绘内容也丰厚多彩,有华夏区域常见的穿璧、流云、金乌、蟾蜍,也有异域的释教图画。因墓主性别不同,随葬器物有显着差异,男性随葬品是刀、弓箭,女人是化妆品及女红东西。
在政治一统的局势下,屯垦戍边的施行、丝绸之路的疏通,推进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与交融,促进了西域社会政治、经济、文明的开展昌盛,构成了以汉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中华文明圈。汉唐的宽广胸襟与文明自傲奏响了富丽的华章,成果了西域各地多民族交融、多宗教并存、多元文明兼容的盛况。
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具有很多汉唐丝织品与古代毛织品,也藏有多种文字书写的文书、书籍,晋唐时期木雕、泥塑俑像及纸本、绢本人物,花鸟绘画。
唐代双人彩绘侍女图于新疆吐鲁番187号墓出土,侍女穿的同款麻鞋,在该墓地也多有发现。
“五星出东方利我国”汉代织锦1995年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颤动国际。该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国第一批制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国宝“五星出东方利我国”锦护臂,长18.5厘米,宽12.5厘米,带长21.0厘米,还有“讨(或诛)南羌”锦残片一片。两者放于一同,合意为“五星出东方利我国讨(或诛)南羌”。从其图画和工艺来看,可说是汉式织锦最高技能的代表。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同意,新疆尔自治区文物局正式托付我国丝绸博物馆对“五星锦”进行恢复。通过三年多的前期研讨、预备、装造、穿综及编织,我国丝绸博物馆用恢复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提花机,成功仿制了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我国”汉锦,成为业界首例对“五星锦”的原机具、原工艺、原技能恢复。
丝绸之路的昌盛促进了西域宗教文明的传达,特别以释教为盛。公元前1世纪左右,释教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成为新疆区域的首要宗教。4世纪至10世纪,释教在新疆进入鼎盛时期,构成了以释教为主,多种宗教调和共存的格式。
释教传入新疆后,与我国民间传统文明交融开展,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域释教,并在丝路南北两道构成了于阗、龟兹、高昌三大释教中心。两道释教南北相应,构成了茂盛的塔里木盆地释教文明环形带,释教修建、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经文翻译等文明艺术到达顶峰。
20世纪,新疆在哈密、吐鲁番、焉耆等区域发现释教剧本《弥勒会晤记》写本残卷。该分幕剧本描绘了弥勒菩萨上兜率天,以及在弥勒净土的各种见识趣事,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重要成果。本次展览展出的是焉耆文《弥勒会晤记》,焉耆语亦称吐火罗语,是用婆罗米字母拼写的古代焉耆文字。
这一剧本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晰在前史上尔族先民曾崇奉过多种宗教,教并不是仅有的宗教崇奉。尔族先民开始崇奉原始宗教和萨满教,后来相继崇奉过祆教、释教、摩尼教、景教、教等。充分说明晰新疆向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崇奉并存的前史区域。
此次博物馆规划团队精心安置了三处艺术场景,展厅主形象墙、汉式彩绘木棺、龟兹石窟与克孜尔石窟的艺术恢复造景。融入星空,嘉峪关、骆驼商队等视觉元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力求打造一种身临丝绸之路的前史气氛,拉近展览与观众的间隔。
(本文依据天津博物馆、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汹涌新闻过往报导等材料归纳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