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原贝博APP:
“在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任职十五年来的履职过程中,我一直据守为民服务的初心,用实践行动诠释‘我当代表为公民’的许诺。”近来,“三晋人大代表采流行”主题采访团深化交口县,聆听了市人大代表张拉生带领乡民致富的故事。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让乡民经过他们最了解的农业工业走上致富之路,共向有关部门提出主张和定见42条。特别是2014年提出的“关于合理规划使用我县天然优势,全力开展反季节香菇工业的主张被交口县委、县政府采用。”张拉生说,经过多年开展,交口县食用菌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交口夏菇已成为菌界一张嘹亮的手刺,全县栽培规划到达3000万棒,现在已经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支柱工业。
在香菇工业高质量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张拉生深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棚里棚外、田间地头、培训中心形形色色对贫困户和菇农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实用技能培育和练习,经过无偿技能培育和练习与辅导、菌棒贱价出售、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双池镇80户贫困户和相邻城镇260户贫困户,每年每人保底增收1000元,完成了稳步脱贫。“针对贫困户老弱病残、失掉劳动能力的特别集体,我还筹集资金600余万元,组建了双池镇食用菌精准扶贫园区,经过工业带动,接连四年经过分红方式带动全镇194人的安稳脱贫。”张拉生不尽职代表任务,用实践行动饯别着市级人大代表的任务和担任。
“公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公民。”在张拉生的主导推进下,枣林村建起了总投资1500万元的“食用菌脱贫攻坚园区”和“十里香菇长廊”,年产值完成3750余万元,菇农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8000元以上。张拉生把本村乃至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也都吸纳了进来,村里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为当地农业开展转型、设备农业基地建造、处理乡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活跃的效果。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张拉生从始至终坚持履职尽责,为公民服务,常常使用农闲时刻,活跃化解乡民对立邻里纠纷,为村里造桥铺路、美化街巷,改进乡民的寓居环境;深化选区,多渠道搜集大众反映的信息,倾听大众的呼声,均匀每年造访选民300人以上。张拉生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公民的信赖与敬爱,用实践动诠释了“我当代表为公民” 的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