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原贝博APP:
在民国奸细史上,沈醉、徐远举、周养浩并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三人的命运却天壤之别。1960年,沈醉作为第二批特赦人员重获自在;而三人中年岁最长的周养浩,则要比及1975年终究一批才取得特赦;最令人唏嘘的是与沈醉同龄的徐远举,他终究没能活着走出战犯办理所——1973年,这位性情刚烈的奸细竟因郁结于心而猝然离世。
三人的年纪差异颇有意思:沈醉与徐远举都生于1914年,而周养浩则年长他们八岁,出生于1906年。1949年云南起义时,三人一同被捕,其时沈醉和徐远举正值壮年,都是35岁,周养浩则已过不惑之年,43岁。特赦时,46岁的沈醉尚值盛年,周养浩却已年过花甲。而徐远举离世时,依照中国传统的虚岁核算,刚好60岁。
在上世纪70年代,60岁逝世虽不算早夭,但与其他取得特赦的战犯比较,徐远举的确称不上长命。第一批特赦人员的平均寿命高达83.2岁,其中曾扩情、杨伯涛、郑庭笈等人都活过了90岁高龄,邱行湘也以89岁(虚岁90)的高龄谢世。徐远举的英年早逝,竟与沈醉有着直接相关:从被捕之日起,徐远举就对沈醉心胸仇恨,尽管后来因承受沈醉的衣物食物而联系有所平缓,但每次特赦时想起沈醉临行前的言语,都会让徐远举怒火中烧,终究导致脑血管决裂。
沈醉在回想录《我这三十年》中具体记载了这段恩怨:在监狱中我最大的困扰便是与徐远举、成希超、周养浩等人关在一同,他们总是责备我卖友求荣。特别是脾气火爆的徐远举,每次见到我都会瞪圆双眼,语带讥讽地说:你出卖了咱们,怎样也被关起来了?没给你个官当当?
三人的性情天壤之别:周养浩被称为墨客杀手,外表彬彬有礼实则心狠手辣;徐远举外号猛子,性情浮躁易怒;而沈醉则以油滑油滑著称,在人际联系上较为老到。
开始,徐远举和周养浩被关押在昆明陆军监狱,后转至重庆白公馆。沈醉则是独自乘飞机押解曩昔的,风趣的是,这次飞翔竟意外平缓了他们的联系。沈醉回想道:徐远举、周养浩等人惊喜地围过来问寒问暖,当徐远举看到我手中的点心盒时,马上抢曩昔说:真巧,今天是我生日,正好有点心道贺。说完就刻不容缓地翻开享受。
但是,成年人的国际鲜有真实的宽和,特别是在间谍这个特别集体中。徐远举和周养浩对沈醉的热心并非出于友谊,而是伺机报复。沈醉进入白公馆后,很快与原高级将领王陵基、宋希濂等人熟络。某日,当沈醉正兴味盎然地观看宋希濂与钟斌下棋时,徐远举想起自己在昆明机场被捕的难堪情形,怒形于色地抄起板凳就要砸向沈醉。幸而宋希濂眼疾手快,一个捉拿动作将板凳夺下——这位曾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将军,在战犯办理所里仍然保持着对徐远举等人的威严。
为了平缓联系,沈醉经常将自己的衣物和金钱分给徐远举等人。这种糖衣炮弹的确起了效果——被捕时身无分文的徐远举和周养浩,面临沈醉大方共享的卷烟、食物,心情逐步软化。沈醉之所以如此阔绰,是因为他在被捕前就有备无患地带了一根金条,加上外界的接济,使他在狱中过着相对优渥的日子,连原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汤尧都要向他讨烟抽。
1956年战犯会集关押后,三人的恩怨好像逐渐淡忘。但1959年第一批特赦时,军统间谍无一当选,这再次点着了徐远举的怒火。他大发雷霆地诉苦:我流汗写资料从不落后,现在连跑龙套的资历都没有!这时,原徐州剿总副参谋长出头劝慰,才让徐远举暂时平静下来。
1960年沈醉获特赦时,一句无心之言却为徐远举埋下了祸源。临别时,沈醉对徐远举说:好好争夺,第三批必定有你。但是实际严酷,徐远举不只第三批落选,之后接连几批都与他无缘。每次特赦仪式上,他都要代表在押战犯致辞,眼巴巴送走一批又一批伙伴。这种重复的期望与绝望,让本就患有高血压的徐远举身心俱疲。
1973年1月21日,悲惨剧总算产生。在缝纫组劳作的徐远举因产品不合格与人剧烈争论,心情激动之下大喊我热啊,随即用冷水冲头,导致脑血管决裂,经抢救无效于次日离世。
颇具戏剧性的是,两年后周养浩获特赦时,他挑选远赴美国,而非像沈醉那样留在政协作业。1990年,这位终究的军统三剑客在洛杉矶走完了人生旅程。三人的恩怨情仇,终究以这样天各一方的方法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