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苏州:市委书记非遗点兵 十大板块谁来出战?

来源:mile米乐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4-05-13 13:25:54

 

  苏州是我国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43个项目中,苏州列入7个项目。苏州10个区市,每个板块都拥有多项非遗项目。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聚焦1—2个非遗重点领域,全力打响非遗品牌。

  7月17,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专题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先后走进苏州戏曲博物馆、邢伟中大师工作室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又听取全市非遗保护传承总体工作情况汇报,逐一了解古琴艺术、昆曲、宋锦织造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缂丝织造技艺、端午习俗、桃花坞木版年画、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苏州代表性非遗保护传承现状,认真研究下一步工作举措。

  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和宏大命题,每一项非遗项目的历史流变、生态特质和现状都很复杂,有的依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旺盛的生命力,有的则已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场景和土壤,还有的通过积极的创新重新进入了当下的生活,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苏州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怎么做?曹路宝指出,要系统性保护和传承非遗:加强“物”的保护,全面保护非遗的各类实物载体;加强“艺”的传承,细致梳理非遗蕴含的工艺和技巧,深挖背后的文化内涵,全力守护每一项非遗“绝技”;加强“人”的培养,既培养好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爱好者,推动非遗生生不息。

  此外,曹路宝还指出,要着力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化”发展、坚持“市场化”导向、提高“产业化”水平。在非遗产业化发展方面,曹路宝强调要积极创新表现手法、工艺载体、作品题材,融入时尚元素、走进现代生活,推动非遗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曹路宝重点提到,各板块要结合地域特色,聚焦1—2个非遗重点领域,加强完善思路举措,全力打响非遗品牌。有关部门要注重挖掘整理,扎实推进载体建设,积极创新传播方式,不断的提高苏州非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相关市属国企要更大力度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增强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探索更多推动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苏州十大板块之间,非遗项目是分布不均的,“大家闺秀”如姑苏区、吴中区,苏州绝大部分非遗项目都集中于这两个区域;而如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这样以工业为主的板块,非遗项目的数量就少得多,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拥有各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市委书记非遗“点兵”,苏州十大板块谁来“出战”?我们选出每个板块一个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来作为该板块的“旗手”,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它们也同样是各具地域特色、最具有“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潜在能力的非遗重点领域。

  “砖”就是御窑金砖,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该砖为规格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其妙处,“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自明早期至清晚期,陆墓御窑一直是官府定点烧制皇家砖瓦的主要基地。在当代,御窑金砖亦迎来全新基于和发展时期。2003年2月,城楼开始了自1949年以来第三次大规模修缮。经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的多方论证与对比之后,最终决定一万五千余块大“金砖”和特制古城砖全部由相城区陆墓御窑供货。

  今日的相城区,不但依然有金砖的烧制产业,还有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御窑金砖博物馆,面向公众弘扬御窑金砖的文化,传承御窑金砖的技艺。

  天下精工出苏州。清浙江巡抚纳兰常安《受宜堂宦游笔记》载:“苏州专诸巷,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咸类聚而列肆焉……概之曰‘苏作’。” 时至今日,苏工苏作慢慢的变成了苏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整个姑苏古城堪称一个14.2平方公里的苏工苏作传承之地,这里良匠云集,良器荟萃,其中“手”上的功夫无疑最能体现苏州匠人的精细和匠心。

  姑苏区的“雕”,无疑是泛材质的,玉雕、木雕、牙雕,石刻、竹刻、金属刻,不一而足。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玉雕。苏州是中国玉雕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就成为中国玉器的制造中心。《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

  当代姑苏玉雕,百花齐放,姑苏城随处可见玉雕的店面和工作室,而其中尤以园林路和十全街最为集中;名家如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喜、杨曦,葛洪、瞿利军、马宏伟、俞艇等皆各具风格特色,最有代表性。

  “锦”就是宋锦。宋锦,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因其主要产地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花型雅致。又因其组织架构独特,工艺复杂,艺术风格典雅古朴,被誉为“锦绣之冠”,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三大名锦”。

  宋锦形成于宋朝,繁盛于明清。在20世纪后期,宋锦业严重衰落,其织造技艺一度濒临失传。钱小萍等一批人适时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建设了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等机构,挖掘了部分传统技艺,又有吴建华等一批丝绸领域企业家的加入,促进了宋锦的恢复与发展。

  在2014年APEC会议上,中外领导人身着由宋锦面料制成的中式服装“海水江崖纹宋锦华服”惊艳亮相,表达了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之道,深受各国领导人的欢迎,也无疑是为宋锦做了一次全世界的“带货”。而这些面料,正是出自吴江,出自吴建华的企业。

  宋锦的文化主阵地在姑苏古城,产业主阵地却在吴江。吴江,本就是历代丝绸行业重镇,绸都盛泽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吴建华,吴江区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上久楷”这一个名字,正是源于他收购的东吴丝绸厂前身“上久坎”。2012年,吴建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和各项技术参数的电子提花机,极大地提高了宋锦生产的效率。如今的上久楷使用电脑设计、数码织造制作宋锦,使宋锦由传统的有梭织机以及木机织造的时代进入了现代化织造时代,实现非遗宋锦产业化生产,属于国内首创,各项技术水平都远高于传统宋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刺绣是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最多(8位,含已故)的苏州非遗项目,说苏州刺绣是苏州非遗第一名片毫不为过。苏州刺绣,简称苏绣,江南水乡的温柔雅致,孕育诞生了沿袭2000余年的“苏绣”。

  作为文化的载体,苏绣代表着诗意江南的文化品位:精致柔和、素雅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其风骨神韵在隋唐奠定基础,迨至宋元,特色渐趋形成,明末清初更加醇熟。清代末期,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声名鹊起,并称“四大名绣”,苏绣居首,诸绣各具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清代,刺绣工作者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符号,刺绣艺术家开始以个体名义登上刺绣史舞台。第一位便是沈寿,她曾游历日本考察,把西洋油画的光色变化运用到刺绣之中,发明了仿真绣,更有丈夫余觉专门为她绘制绣稿,极大提升了刺绣的原创力和艺术表现力,而她著的《雪宧绣谱》,则是有史第一本刺绣理论专著。此后,沈寿的弟子吕凤子、杨守玉传承了师父的艺术精髓,并发明了乱针绣。杨守玉的弟子亦各有建树,都成一代大家:如周凤创点彩绣,任嘒娴创虚实乱针绣。

  1954年,杨守玉弟子周巽先、任嘒娴与一批后来的大师一起创办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这是刺绣史上的第一个专业研创机构,其与多所高校和大批著名美术家合作共创,并汇聚和培养了大量刺绣人才,研发了一批新的工艺,把苏绣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后,一批镇湖绣娘前往苏州刺绣研究所学习,其中,姚建萍师承徐志慧、姚惠芬师承牟志红和任嘒娴、卢福英师承王祖识、梁雪芳师承顾文霞,构成了一套宏大而有序的传承谱系。更有大批绣娘默默向身边的前辈学习,如邹英姿、薛金娣等接受祖母或母亲的熏陶。这些绣娘不仅磨炼出精妙的技艺,不断拓宽着刺绣的边界,更让刺绣作为产业从此扎根镇湖,一个独一无二的“刺绣小镇”横空出世,也让镇湖所在的苏州高新区成为刺绣产业基地和创作高地。

  如今,以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代表的苏州高新区9000名绣娘群体共同守正创新,再次把苏绣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镇湖街道也成为充满了许多活力并享誉全球的刺绣重镇。

  每年,当第一缕春风吹拂江南大地之时,苏州洞庭碧螺春新茶就上市了,一时间苏州吴中区太湖东山、西山(金庭)两地便“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茶香百里醉”。

  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出名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清初洞庭山茶俗称“吓煞人香”。1699年,康熙皇帝钦定茶名“碧螺春”。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密布,色泽银绿隐翠;内质汤色碧玉鲜艳,鲜嫩似兰,滋味鲜爽甜醇,细品有花果香。

  碧螺春和太湖东、西山是牢牢绑定的,因此吴中区在苏州茶叶地理中亦是独一份的,尽管也有常熟虞山茶等区域品牌,但与洞庭碧螺春贵为全国十大名茶之地位尚不能同日而语。据统计2021年全区茶园面积达3.89万亩,产量383吨,产值达4亿元,其中碧螺春产量130吨,产值近2亿元。

  在人们对江南的印象中,如果一定要有酒的身影,那一定是黄酒。黄酒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而厚重,与江南的风雅相得益彰,一脉相承。浙江的绍兴黄酒且不去说它,在苏南地区,“沙洲优黄”必须拥有姓名。

  清朝光绪年间,(江阴)后塍一带由于毗邻长江,为酿酒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自制醇香扑鼻的黄酒。后塍黄酒生产规格要求严格,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安排不同的工序,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小雪时节制酵母、大雪时节投料发酵,前后发酵时间近一百天,翌年立春时节榨酒,将酒煮到85℃左右,灌入陶制坛贮藏。

  100多年来,后塍黄酒在恪守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其酿造工艺日臻完美,其黄酒品质较百年前更优。而后塍,也在1962年被划出江阴与若干同被从江阴、常熟划出的乡镇组成新的沙洲县(今张家港市),隶属于苏州市。

  今天的人们,如果提到后塍黄酒可能会一脸懵,然而如果提到沙洲优黄,则必然心领神会。沙洲优黄正是后塍黄酒的集大成者,它属于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的品牌,在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皆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张家港酿酒的传统,并非只有后塍地区;张家港的酒,也并非只有“沙优”黄酒,还有一种更加老少咸宜的酒——菊花酒,这种酒以凤凰镇河阳地区的菊花酒最为知名,而河阳菊花酒,也已经被纳入了非遗名录。

  河阳地区本地出产的糯米是酿菊花酒的绝佳材料,而菊花,则是秋分之后在乡间河边采集的野生小菊花。糯米酒本就馥郁香甜,当里面混合了来自大自然的菊花香味,一款专属于江南地区的时令佳酿能够风靡就顺理成章了。

  “曲”就是昆曲。昆曲的“昆”,自然指的就是昆山。元末明初,民间南戏和昆山当地民谣曲调相融合,经“精于南辞,善作古赋”的昆山人顾坚改进,发展为昆山腔。嘉靖年间,戏曲家魏良辅又在昆山腔基础之上,吸收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等诸派特点,创出“水磨调”,昆曲遂成今天的模样。

  昆曲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浸润在江南的氤氲水汽和吴侬软语中,从皮相至骨相都是满当当的江南风情、江南雅致。昆曲到底是哪里好?“美在唱腔、身段,美在辞藻、情意,美在整个气质与氛围。”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院长朱栋霖说。

  明代曲家沈宠绥《度曲须知》则说:“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昆山,是昆曲永远的故乡。如果只选一种非遗项目来代表昆山,那一定是一样姓“昆”的昆曲。对这张“名片”,昆山历来是格外的重视的,成立了全国第八家专业昆剧院团——昆山当代昆剧院,建立了江苏省首个县级戏曲类基金会——昆曲发展基金会,举办了三届盛况空前的“百戏盛典”。为更好地培育昆曲艺术接班人,还在全市各学校相继成立了——小昆班。同时,昆山市档案馆在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下,组织专家学者历时三年多时间,编纂出版了大型专志——《中国昆山昆曲志》,对昆曲的传承和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琴就是古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古琴与常熟,有着无法割舍的深远因缘。常熟别称琴川,取七弦琴水之意,盖因古时常熟城内有七条溪流,形似古琴之七弦。明人吴讷诗:“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但更深的因缘,是虞山琴派。

  唐宋时期,常熟一地经济渐趋繁荣,文化日益昌盛,以“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起名和标识的文化艺术流派,诸如诗派、琴派、画派、印派等,竞相纷呈,各领风骚,独步江南,名闻海内。其中明末清初由严天池开创、徐青山拓展的虞山琴派,“清微淡远、博大和平”,重在表现琴曲内在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无疑为悠久琴川谱写了一曲气韵生动的华彩乐章。

  历史上的虞山琴派还深深地影响了其他琴派,如广陵派、岭南派、诸城派、梅庵、吴门派等,师承脉络,渊源有自。“三百年来琴重虞山”,询非虚语。清初琴家庄臻凤,学琴师从虞山何白云先生,其受业弟子蒋兴俦东渡日本,成为近现代日本琴学鼻祖,究其源流,虞山派功不可没。

  当代,虞山琴派仍传续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弥散着经久不磨的韵味。1984年起恢复成立的虞山琴社,努力寻求古琴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切合,集结并催生着一代新人的成长。今天的常熟,除了虞山琴社,还有虞山少儿古琴社、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常熟古琴馆等专业机构。古老的古琴艺术重新“走红”,慢慢的变多的普通市民成为古琴爱好者,并涌现了一大批新生代琴家,虞山派古琴艺术焕发着新的勃勃生机。

  江南丝竹音乐是中国的民间乐种之一,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及上海一带。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得名“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优雅。其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讲究“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形成了“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太仓,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于今,江南丝竹在太仓城存在广泛的演出与较大的粉丝群体,职业和业余演奏者数量合计在千人以上。

  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代称,但其本身就是颜料的代名词。2022北京冬奥会央视专题系列片《当非遗遇上冬奥——颜色》,将镜头聚焦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的“姜思序堂”传统国画颜料,将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崇祯年间,由苏州进士姜图香的后人始创。初期只是小规模制作,大多数都用在分赠友人,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姜氏在苏州阊门内都亭桥设了铺面,开始转向国画颜料的专门制作与专业经营,品牌开始打响。因姜图香这一宗支的堂名为“思序堂”,所以该铺以“姜思序堂”命名,这就是姜思序堂的由来。

  300多年来,姜思序堂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一直传承古法制色技艺,通过矿石、动植物来制作国画颜料,成为苏州现存商铺中历史第二悠久的老字号。2021年,姜思序堂的出售的收益首次突破800万,借助线上电商的力量,这一古老非遗技艺再次获得发展的时代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