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路径分析

栏目:新闻中心    来源:mile米乐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4-11-17

  

  新华社福州11月11日电(记者朱海黎 梅永存 涂洪长)近年来,福建用改革的办法寻找发展新红利,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改造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15亿元、增长13%。

  福建国企少,民企多,轻工业比重高,以往产业发展走的是“低端进入、规模扩张”路子。近年来,成本上升、市场萎缩、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对福建工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持续的“倒逼机制”。

  在打造福建工业经济“升级版”过程中,福建省提出,要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行动,推动汽车、钢铁、船舶、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加快印染、石材等行业“退城入园”,实施重点行业能效对标,推动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

  省经贸委主任周联清说,福建近年来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改造升级,今年初更是启动了“六大专项行动”: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项目,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项目对接专项行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强项目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专项行动;行业对标与节能降耗专项行动,开展行业能效对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行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数字化。

  刚柔并济的传统工业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了福建工业企业的自我提升。恒安集团是转型升级的受益者。这个全国最大的纸巾生产企业,通过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推进了管理改革,快捷的电子商务系统使财务决算时间从2002年的5天缩短到2012年的1天,压缩了资金在途,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记者在福建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采访发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意识到传统增长模式的弊端,转而在技改投入、产品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上“深挖硬啃”。面对加快发展和加快调整的双重压力,福建采取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做法,探索出“空间换地”“机器换工”等多种改革新路径。

  一是引导企业通过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实现“脱胎换骨”。创始于1958年的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厂区从主城区搬迁到工业园区。南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导企业退城入园,将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城市工业空间集中度、产业集聚度。

  二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设备更新,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实现“机器换工”。福建航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分丝整经机,将传统工艺流程缩减一半,每吨丝可节约成本3000-5000元。

  三是落实促进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空间换地”。石狮市环保局副局长吴侯说,当地染整行业过去存在布局散乱和污染严重两大问题,近年将全市59家印染企业集聚入园,通过集中供热、供蒸汽,淘汰了染整行业标志性的煤炉和烟囱,每家企业因此腾出了6-10亩用地,燃料成本节省约30%。

  四是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开拓市场,实现“电商换市”。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泉州市现有淘宝网店10万家,网店数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5位,去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1亿元。

  五是推动企业全面对照先进标准,降本增效,实现“对标换能”。在开展水泥、钢铁、合成氨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的基础上,福建计划逐步开展能效、质量、效益、管理、环保、安全、资源综合利用等全面对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全面比较看齐。

  六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重组资产资源,实现“体制换新”。福建力恒化纤科技有限公司从“两兄弟、两台花边机”起家,近年投入10多亿元与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合作,进入被称作民营企业“禁区”的己内酰胺生产领域。